当前位置:首页 > 专题 > 网民看日照

感知日照丨移风易俗靠“一罚了之”,是否可行?

来源: 东行记事 发布时间:2024-09-02 09:22:20
近日,温州乐清一女子父亲病故,因摆两桌酒席,被罚5000元,其父骨灰遭暂扣的事情引发争议。从舆论反馈来看,此次处罚既于法无据又悖离人伦,难脱“冷酷无情”之嫌。

众所周知,婚丧嫁娶乃古之风俗,亦是人生大事,于个人和家庭而言都是极其郑重的。在处理婚丧嫁娶相关事宜时,我们不可避免地要“麻烦”亲戚邻里。为表答谢,主家会置办酒席,款待父老乡亲。因此,宴请宾客是婚丧嫁娶都“绕不开”的重要一环。

其实,宴请宾客是好事。人情往来中,传承着中国人自古已有的礼尚往来、守望互助、知恩感恩的“礼”“义”“信”。

如此,岂不是要提倡大摆筵席吗?恰恰相反,“礼贵从宜,事难泥古”,面对如今酒席“泛滥”“大操大办”的“人情风”,不仅要抵制,还要坚定地移除不正之风,否则危害极大。

不断“上档升级”的人情消费,导致家庭支出无谓增加,还会造成铺张浪费,消耗社会资源。不唯如此,人情之“礼”消退了“情”之本义,“人情礼”就会变成“人情债”,化身敛财的“嫁衣”,滋生腐败。长此以往,剪不断,理还乱的“病变”人情,早晚成为社会“毒瘤”。

那么,移风易俗该如何移,如何易?难道真的要动辄挥舞惩罚“大棒”,搞“一棒打死”“一刀切”吗?

不可否认,作为一种治理手段,罚款确实能让受罚者立刻感受到切肤之痛,短时间内有强烈的警醒震慑作用。但须知道,罚款也不是想罚就罚,更不是什么人都能行使这个权利。违背社会规范和公序良俗的“任性”罚款,更易引发逆反效应,败坏党员干部队伍形象,造成与群众之间的对立,反而失去移风易俗的群众基础。

有道是,冰冻三尺,非一日之寒。风俗形成并非一日之事,移风易俗自然不会一劳永逸、一蹴而就。只寄希望于“行政命令”的“尚方宝剑”一挥,就立刻将不良风气“斩于马下”,也显然不是移风易俗的应有之策。

“堵而抑之,不如疏而导之”,既然“硬骨头”难啃,不若另寻“软肋”,因地制宜、因人制宜、因势利导,方能见行见效。

比如,站稳人民立场。《史记·乐书》有言,移风易俗,天下皆宁。移风易俗,究其根本,是为了服务百姓,共建文明。因此,站稳群众立场,尊重群众意愿,发动群众参与,凝聚群众实践,惠及群众生活才是移风易俗的应有之义、长久之计。

“一罚了之”“一刀切”等简单粗暴的处理,不仅没有统筹考虑各地的民情和文化传统,把握好移风易俗的尺度,还忽略了群众心声,难免缺乏针对性、合理性、人性化。进一步说,如果罔顾人民意愿,毫无法律依据的强制执行,更是丧失人民立场。试问,“跑出场外”的移风易俗,又能移得什么,易得什么?

比如,找准隐藏“痛点”。移山易,移俗难。只因风俗是表象,真正难移的是人的观念。长期以来,红白喜事排场越搞越大,礼金“水涨船高”,群众苦不堪言,却又被裹挟着“照抄照办”。究其根源,还是“面子”“虚荣”作祟,只有抓住这一“痛点”,从观念上“破冰”,才会有行动上的“突围”。

“要想铲除旷野的杂草,就在上面种满庄稼”。同理,要想移除歪风邪气,就要用美德占据它。例如,广泛开展道德模范、好媳妇、好公婆等先进典型评选活动,推广“乡村道德银行”“积分超市”“红黑榜”等奖励模式,充分激发村民参与移风易俗的自觉性和积极性。

比如,抓住重要“节点”。风成于上,俗化于下。移风易俗,重在示范和引领。要抓住“关键少数”,影响“沉默的大多数”。正所谓“村看村,户看户,群众看干部”,党员干部要深入贯彻落实婚丧嫁娶、移风易俗等方面的规定,自觉遵守党规党纪,自觉摒弃陈规陋习,自觉弘扬文明新风。

在红白喜事、节日等重要节点,做好移风易俗“领头雁”“排头兵”,以正确导向和行为示范带动广大群众树立文明新风。

比如,念好“引、管、育”三字经。前文提到,移风易俗不在“罚”,“一罚了之”“一刀切”“强制执行”均非良策。移风易俗关键在“引、管、育”。

在“引”。荀子曰:“乐者,圣人之所乐也,而可以善民心,其感人深,其移风易俗,故先王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。”《孝经·广要道》:“移风易俗,莫善于乐。”可见,播种文艺之花,可以“引”出移风易俗新共识。譬如,将文明观念融入“村晚”、文艺汇演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,推动移风易俗走深走实。

在“管”。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力量,建立“党建+移风易俗”工作机制。同时,完善村规民约,明确规定摆席桌数、礼金,避免了大操大办和互相攀比。还要不断扩大村民议事会、道德评议会、红白理事会等“大管家”的引导力、影响力,引导群众自觉践行移风易俗。

在“育”。群众在哪里,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。要想发挥人民群众在移风易俗中的主体地位,就要灵活用好文明实践这个重要“抓手”。例如,利用“新时代文明实践+志愿服务”的工作方式,开展移风易俗主题志愿服务和理论宣讲等活动,推动移风易俗入脑入心。
风俗者,天下之大事也。推进移风易俗,绝非一日之功,更非“一马平川”。“硬骨头”面前“硬碰硬”只会两败俱伤。牢记移风易俗为人民的初衷,刚柔并济,久久为功,何愁不能移歪风、易陋俗、立新风?(图片源自网络)
编辑:王倩倩
审核:范雪梅
统筹:刘佳秀